教学焕“新”“研”|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综合实践学科课堂教学评审活动

发布日期:2024-03-13 浏览:

      为持续推进综合实践素养课堂变革,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激励和引导广大教师落实新课标、践行新理念,进而提高综合实践学科教学质量和水平,3月5日上午,我校于微格教室举办了2023学年第二学期第一次综合实践学科课堂教学评审活动。本次共八位教师开展新课程说课。


     来自乡土文化组的施婧若老师充分利用校园红色邮品馆资源,向大家进行了《千年商港邮票设计》说课展示,结合地方特色文化与符号,让学生了解并设计邮票,更好地感知邮票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力量。


     接下来,来自体育安防法治组的陈佳豪和陈川老师进行了《勇攀高峰》的课程说明。在现场,陈佳豪老师现场示范安全带的穿戴用法,并充分展示了攀岩课程的目标与意义,体现了户外课程的魅力。

      其后,同为该组的陈宣回老师展示了《环保竹饭勺制作》课程。陈老师基于原有课程《田园竹篱笆搭建》,从学生的学情、实际需求出发,构建“竹”系列课程,实现从工具的学习、使用再到成品展示。

     最后,生命健康组的高靖老师进行了《温室小番茄栽培与养护》课程展示。课程以学校温室大棚作为教学场地,将校园特色场地与课程结合,打造普通中小学不可复制的番茄养护与种植劳动实践课程体验。

     下午科技创新组带来了《天工开物》系列课程展示,组长罗进步老师从《天工开物》的起源、内容及其蕴含的哲学思想作铺垫,为大家说明了系列课程的开发思路与设计理念。

    课程按照《天工开物》的篇章顺序进行展示,首先是林丽峰老师的《造糖记》,身为骨干老师的她积极寻求制糖工艺,寻找课程物化的解决办法,并虚心探讨一种课程新的可能性。

     对于这两门课程,罗进步老师肯定了课程的巧思与实用性,赞扬了两位老师课程开发的创新性,也就两位老师课程与地方文化的关联性提出了改进意见。

     教务处主任张孙海老师高度评价了课程的创意性,他认为林老师巧妙地融合了传统古代科技经典与现代科技,通过《天工开物》这一珍贵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古代科技智慧,并鼓励他们运用现代技术对传统工艺进行创新和改造。这种跨时代的教学设计,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文化自信,更锻炼了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分。特别是在推进五育融合、挖掘传统劳动内在精神价值的过程中,通过注入当下时代元素为传承文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同时,就课程如何继续优化提出几点建议,如,在信息融合、强问题驱动的真实性、教学目标与教学过程一致性三个方面要继续加强。

     对于该课程,彭征副书记表示该课程以问题为导向,层层递进,充分与地方文化相结合。在应用方面,希望课程能够从校园实际需求出发,开展更能为“用”的使用途径。

     在本次说课活动中,张均副校长对实践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针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三点具有总结性的宝贵建议。他强调,我们首先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其次,要在课程内容上实现跨学科的融合,打破传统学科的界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后,我们要努力打造实践学校的课程品牌,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提升学校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这些建议高屋建瓴,具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将推动学校的教学工作再上新台阶。

    最后,他希望在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本次说课,各位新老教师齐聚一堂,实现我校教学、教研的高质量发展。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