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教育》刊登我校劳动教育省优秀案例

发布日期:2022-05-26 浏览:

近年来,学校通过“横纵”两个维度,经过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已形成了《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初步体系,不仅给综合劳动实践教育提交了一份与时俱进的“育人答卷”,也为新时代实施新样态劳动教育提供了参考案例。


“劳动教育”成为了当下教育系统的热门话题,新时代呼唤新样态的劳动教育。基地学校该如何开展劳动教育?怎样将劳动教育落实、落细、落点,确保新样态劳动教育主要目标指向“玩中劳”“学中劳”“创中劳”“展中劳”,从而有效培养广大学生的劳动素养,最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作为温州市教育局直属的专门实施劳动综合实践与研学旅行教育的特色学校,占地500来亩,分为新老两个校区,具有地貌(湿地)多样性与生物丰富性、场馆多元化的特色。现为国家级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省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温州市首批劳动教育示范校、市首批中小学劳动教育基地。近年来,学校通过“横纵”两个维度,“横”是指整体开发基于基地在地资源的《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体系,“纵”是指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进行智慧实施的纵深探索,并对升级方案进行持续实践研究,取得了一定的劳动教育成效。如今,该项目经过改革创新、迭代升级,已形成了《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初步体系,不仅给综合劳动实践教育提交了一份与时俱进的“育人答卷”,也为新时代实施新样态劳动教育提供了参考案例。

一、“横纵”二维的提出背景

以往,各县(区)中小学到本实践学校参与劳动实践活动的学生,基本上是选用一天一站式体验。这种单日一站式的劳动活动,存在体验的劳动项目少、劳动时间短、活动前对劳动项目不熟悉、活动回去后基本无劳动成果交流等问题;同时学校的劳动教育自然体验区位于老校区200来亩的自然林地中,属平原河网地貌,水系纵横,具有动植物生态多样性的特色,亟待有效开发;再者,基地往年虽有开发过活动项目一百来门,但是比较零散,系统性不强,没有突出劳动教育的特色。

针对以上学生劳动教育中的难题,学校劳动教育开始了横纵二维式开发和实施的实践尝试。

其“横”具体是指以大概念、大单元的形式整体开发,整体打造瓯越(温州古称)特色生态环保主题劳动教育项目,形成学生实践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与项目面上的扩展与增容,体现出丰富性与体系化发展的特色。

其“纵”具体是指依托信息技术,打造一个交互平台,强化劳动教育的深切体验,将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进行信息化智慧实施,让学生实践学校一天式的劳动教育活动产生前伸与后延。

就学生实践基地而言,打破教师与参训学生一开始的师生间以及学生对劳动课程的陌生感,学生能提前在学校网站了解实践学校劳动项目与课程;活动中能记录每个学生的劳动表现和活动数据;还能看到学生离开后的后续劳动过程与成果。原本孤岛式的劳动教育基地,通过线上互动交流+线下实践体验相结合的劳动教育方式,成为全市中小学泛在的劳动教育中心。

二、“横纵”二维实施路径

(一)基于瓯越特色生态环保主题的劳动教育课程横向开发路径

1.规划建设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基地,为劳动教育提供场地保障。

依据新时代劳动教育的精神,根据学校的现有资源,学校进一步深度挖掘和重新开发劳动教育主题基地,规划出八大劳动实践园(基地),包括野炊营地、蔬菜种植基地、百草(中草药)园、蜜蜂生活体验园、鸟-树-鱼生态体验园、水生漂浮植物园、现代农业教育体验馆、百果园等(见图1)。

图1  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八大劳动教育基地


八大主题劳动教育基地规划,为劳动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场地保障。

2.大单元开发《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项目。

围绕瓯越特色和生态环保主题,学校作《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顶层规划设计,并开展《教师劳动课程开发力和实施力提升》主题校本研修。每位教师以“瓯越特色”和”生态环保”两大主题劳动课程开发劳动课程,课程目标指向习总书记所说 “看得见青山、望得见绿水、记得住乡愁”的不忘初心劳动教育。学校教师团队最终开发出《温州伏茶》《创意生态浮床》等20个劳动课程,架构了《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其成果已由四川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正式出版。

(二)基于信息技术融创劳动教育的课程实施纵向路径

托夫勒提倡用技术的眼光来看待教育,在他的《未来的冲击》这本书里面,坚定地支持杜威面向现代的教育,甚至提出面向未来的教育。面对互联网所提倡的教育方式——在线教育、多室同堂、在家上学,提倡个性化教育等现代教育方式的变革与涌现,针对学生实践学校一站式劳动体验的短板,学生实践学校的劳动教育更应积极采用互联网+的教育方式,拓展劳动教育的时空,直面未来的劳动教育。

1.劳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前伸,激发学生劳动兴趣性。

以往到学生实践学校参加劳动活动,都是以原有的行政班级来整体上课,不管孩子们愿不愿意,都是一个分配式、既定的课堂模式与内容。而运用独创研发的《温州市学生实践学校学生选课平台》,这个数据化平台应用既是浙江省首家使用,也是走在全国前列。选课平台上有各种劳动课程的活动目标、任务单、评价单、教师简介等。学生来学生实践学校之前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选课,还能事先学习劳动任务和评价标准。该平台赋予了孩子们劳动教育的一个选择权和自主性,就是“我的劳动课堂我做主,我的劳动学习我选择”。

通过学生自主选课统计表,可以体现出学生对瓯越生态环保劳动教育的兴趣爱好。另外通过师生访谈调查,发现相较网络自主选课方案实施以前,自主选课后的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了大幅提高。

2.劳动教育信息化的智慧实践,客观记录学生劳动过程表现。

教育部《大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要在平时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及时进行评价,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活动中的实际表现,注重从行为表现中分析把握劳动观念形成情况。要指导学生如实记录劳动教育活动情况,收集整理相关制品、作品等,选择代表性的写实记录,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作为学生学年评优评先的重要参考。”

创建个性化、发展性综合实践活动评价方式最大的难点是信息难以动态、即时获知。学生实践学校的教师面对的是陌生学生,无法精准获知学生各个活动的真实学习状态,活动环节的分享交流只能作一个大致上的判断,更无法针对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进而开展个性化评价。

为此,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活动评价方式的变革,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及时记录学生在各个活动环节的表现和产生的数据,将这些孤立的数据进行有效的融合及充分的利用,就能为实现学生学习的个性化、发展性评价提供技术上的可能性。

例如,近两年来,学校在野炊营地每日开展了垃圾分类科学环保主题劳动活动。每天通过拍照、摄像等技术记录学生的垃圾分类活动表现,并将照片分享到交互平台,各个学校之间互看互学,相互交流。现在,学校的垃圾分类活动已经前伸为全市中小学校都知晓的劳动项目。根据数据分析,来访学校学生的垃圾分类活动越做越好,广大学生的环保意识不断得以强化(见图2)。这就是借助信息化智慧实施达成的劳动教育成效。

图2 野炊营地垃圾分类科学环保主题劳动活动

3.劳动教育信息化智慧后延,打造劳动教育无边界课堂。

以往,一旦学生结束我校劳动活动、返家之后,他们的实践、活动、体验、交流就往往随之结束。但是,现在通过信息媒体终端、手机APP等信息化技术媒介,孩子们即使回家以后,其制作的、运用的、体验的劳动运作系统与成果,让他们在家里仍然能够通过手机终端,进行远程的实践监控,如加水施肥,增加补给,乃至同伴交流等等。这种智能化的初步探索,打造了开阔的“无边界”课堂,体现了大数据课堂个性化的智慧特色(见图3)。

图3 劳动教育“无边界”课堂

三、特色和成就

(一)项目化主题式打造学生实践学校劳动教育,走在全国前列

学校瓯越特色生态劳动主题教育,旨在通过劳动教育强化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必备的劳动能力,养成良好的劳动品质与习惯。同时,在劳动中感受瓯越特色乡土文化和形成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理念,这也是学校项目化劳动教育的主题特色之一。这种横向项目化主题式打造学生实践学校劳动教育,在全国学生实践学校行列中属于尝试较早的基地。

(二)学生实践学校劳动项目信息化智慧实施,拓深学校劳动教育的时空

信息化“融·创”劳动教育实施既是教育理念的转变,也是教育行为的变革。学校既打造了劳动教育智慧环境(其由智慧终端、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云等构成)的支撑,又形成劳动智慧教学法(如差异化教学、个性化学习、协作学习、群智学习、入境学习、泛在学习等)的特色,创设出劳动教育智慧评估(采用基于数据的全程化、多元化、多维化、个性化、可视化的以评促学、以评促发展的评估方式)的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实践的温州样本。这种纵向信息化智慧实施劳动教育方式,是我们面向未来劳动教育的积极尝试。

(三)成效显著


2021年初,学校自然体验区的“瓯越特色生态环保”横纵式劳动教育模式开始实施,试点以来成效显著、辐射面广。目前已接待学生总量突破10万人次,同时助推学校所在地--温州瓯海区成为全国劳动教育实验区(全省仅3个区获批)。2021年7月,以本校为组织单位的温州市综合实践学校劳动教育共同体,被中央电教馆遴选为“新时代劳动教育数字资源开发应用”试点项目共同体(全省仅5家)。学校教师劳动教育主题和信息教育技术的论文、案例、课程类在市级以上获奖近20项,其中7月份,《实践基地劳动教育“融·创”数据课堂构建方案》荣获温州市教育局举办的首届“天翼杯”数字化改革创新应用大赛一等奖;11月,论文《构建“融·创”劳动教育数据课堂的实践与研究》荣获省教育技术中心(电教馆)举办的2021年浙江省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论文一等奖……

四、逐步深化与优化的支持与保障体系

(一)师资组织保障

“横纵”二维式开发和实施主题劳动教育项目是我校的重点教育教学工程,事关学校教育文化延伸和整体发展。为此,学校已经形成“校长室-教科室-教研组-全体教师”的“分级管理”研究实施机制。全体教师齐心协力,“全员、全程”共同参与横纵二维式开发和实施劳动教育研究。学校组织教师持续开展劳动课程实施力和提升力主题校本研修,学校开发的《教师劳动课程开发力和实施提升》校本研修课程,在2021年5月温州市教师教育院校本研修精品课程评比中获得市一等奖第一名。学校积极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2.0工程行动,老师们的信息技术素养提升,为学校劳动教育纵向的信息化智慧实施提供了技术应用能力的保障。


(二)智慧硬件保障

学校“十四五”规划中把打造信息化智慧校园列入重点工作。在学校信息化、智能化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从儿童视角出发,以儿童需求为导向,以儿童更好成长为目标,坚持技术领先、适度超前、兼容并蓄、绿色安全的原则,建设高速信息通讯网络,依托物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开发配套管理软件,借鉴国内外最为先进经验,依据相关国家、行业标准,重点打造建立一个安全、舒适、便捷、智慧化的校园,满足温州各地青少年综合实践与劳动教育活动的需求。

横纵二维,让学校的劳动教育特色品牌化,让学生面向基本技能的高效减负,在更广阔的空间、更长远的时间里,自主快乐地体验瓯越特色生态环保劳动教育与活动项目,让劳动教育课堂有效前伸与后延,全面打造劳动教育“无边界课堂”,让劳动课堂有更多的时间做更“有意义的事”。

(注:本文系2021年度浙江省首批劳动教育优秀案例。)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